千里做工只为求财,谈薪是面试中的重要环节。
一番博弈之后,面试官对你有点意思,就来到了图穷匕见聊聊钱的环节,接下来能发生点故事,还是会演变成事故,这次面试的最终成败在此一举。
我们先揣测下面试官的心理:
要价太高,满足不了你的期望,即便同意入职,稳定性可能也会有问题,强扭的瓜虽然解渴但不甜;要价太低,便宜没好货,是不是刚面试时打眼了?这家伙看来没那么有本事啊……满足期望甚至稍微超出一点期望,你入职后的稳定性和战斗力最好。
知道了面试官怎么想,如何把自己卖个好价甚至高价?
谈薪的过程中有四个需要把握的关键点:
定价、报价、砍价、溢价。
庖丁解牛面试谈薪,且听明哥娓娓道来。这是一篇长文,阅读时间大约需要20分钟,你看完之后,将会对面试谈薪有一个系统化的概念。
如何给自己定价?
初入职场的年轻人,常犯的错误:“这点工资都不够我生活”,计算生活成本,一个月多少收入能在这座城市活下来;“我同学差不多一个月五千块”,和身边的人比较,根据参照物来报价。切记,老板只会为你创造的价值买单,不会为你的贫穷或虚荣付钱。
包括“我认为我值这么多钱”这种想当然,只是自我意识澎湃,人的天性是高估自己,谁都觉得自己和别人不是一种猴变的,出来混要看大环境。
定价只有一条原则:随行就市。
你的想法和你的能力都不重要,定价取决于招聘市场行情。
你是掌握市场上热门新技术的人才,奇货可居,你能卖个高价;待一堆人闻风而来,过几年遍地都是,搞不好就成了白菜价。行情见涨大卖,行情看跌贱卖甚至卖不动。对于求职而言,价格首先由市场决定,其次才是由价值决定,和商品不同是人才的定价不存在国家干预……之所以说职业选择至关重要,就在于此。
你的身价与所在城市、专业能力、学历背景、工作经验、从事职业与所属行业等众多因素相关。你要正确评估自身与应聘职位的匹配度,了解业内行情,结合自己在应聘职位能贡献的额外价值以及获得的成长机会,确认期望薪资。
总有人问我诸如此类的问题:“明哥,3年经验的Java程序员,跳槽应该要多少钱?”定价不是一个粗糙的事,以工作经验来说,三四十人的小公司干3年和三四千人的大公司干3年,你积累的技能包和经验值是不一样的,行情自然不同。像大厂出来的、名校毕业的,“我是阿里P7”、“我上海交大毕业的”,都是重要的加分项。
如何获取信息判断身价?
明哥介绍四个常见渠道:
- 招聘求职平台
- 行业调研报告
- 职场信息平台
- 圈内人脉资源
如BOSS直聘、猎聘等,招聘信息中会呈现薪资范围,可以作为参考之一。注意不可全信,HR招人不易,没有上门量哪有转化率,不乏标价含水的现象。
关注职业及行业的调研报告,对于你明确身价、了解职业发展前景和行业发展走向大有帮助,切不可“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只干手头活”。
如看准网、职友集等,通过点评信息可以获知意向企业的职位薪资、工作环境、面试情况等。需要注意的是:不排除有企业维护好评或员工恶意差评的情况,只可作为参考信息。
最为有效且准确的信息获取渠道是人肉,大学生求职问问学哥学姐,职场老鸟跳槽通过人脉打听打听,江湖中人的现身说法最具参考价值。除了打怪升级死磕专业技能,工作之余多加点同行的群,多参加下业内的活动,认识更多人,经历更多事,不要在小圈子里摸黑,把自己的世界变大,把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。
定价的目的是确认自己谈判的底线。
就像赌博,你都不知道底牌怎么赌?
有的新人不敢要钱,面试官问他期望薪资,他说:“刚毕业没要求,够生活就可以”,自以为有诚意,残忍的真相是:你报价越低,面试官越不敢用。
不是你示弱,别人就会同情,就算你卑微到尘埃,别人也只会多踩一脚。你去世界500强可以这么表态,这种级别的大企业有成熟的薪资体系,不会坑你一个小豆包;可如果是一家小公司……还和你客气啥,价格能压多低压多低!
敢要钱是自信的表现。不是你报价越低越有诚意,恰恰相反,这说明了你实力不济,便宜没好货,好货不便宜啊……
要少了,拿着包月的钱干着不记流量的活,太郁闷;要多了,快煮熟的鸭子呱唧呱唧跑了,玩现了。你想的是钱多活少离家近,老板琢磨的是少花钱多办事,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矛盾。面试谈薪第一个关键点是: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行情确认定价。
你应该面试前就心中有数,而不是面试被问到时现琢磨。简单来说就是,想好了,咬死了,少于这个价,我高低不从,我死活不干。砍价的前提是,你先明确了心理价位。
屁颠屁颠去面试,话聊了半天,讲得口干舌燥嗓子冒烟,最后HR一说薪水,你差点直接问候她家人,白浪费了感情和一大堆吐沫星子……
有人就琢磨了,能不能先谈好钱再去面试?
如果你是刚出来混的小菜鸟,资历尚浅,议价能力不强,建议“我家大门常打开”,就算走了眼,兹当积累面试经验练手了,不算坏事;如果你是职场老油条,具备议价资本,可以任性一点,尤其骑驴找马请假不便时。HR电话邀约你时,问一下大概薪资,偏差太大的可以直接过滤掉,多多少少可以屏蔽掉一些给不起银子的雇主。
注意:不论是HR还是猎头,谈薪说的数只可信一半。
你不见兔子不撒鹰,她们也是狡猾狡猾地啊,薪资待遇没点水分怎么引你上钩?猎头和有个水泡子就说海景房的中介没太大区别,而像猎头一样做招聘是很多HR的口号。买的没有卖的精,你说期望薪资一万八,她说妥妥没问题。你想的一万八是底薪,她说的没问题是底薪+绩效+补助,甚至是连年终奖都算上了的平均数。
换位思考下,你也得体谅HR,光凭看简历就给你一个准确的报价,就好似相亲只看了照片就决定了要不要嫁。多少求职者的简历,都和美了颜的照片有一拼,见面之前吴彦祖,见面之后吴孟达,谁敢轻易就定了价?只有认同了价值后才能谈价格,否则都是瞎谈。
简历中明确期望薪资,是简单有效的方法。
Copyright C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PCB人才信息网 粤ICP备17011595号
地址: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桥头社区宝安大道6348号 EMAIL:admin@pcbtt.com